2018-09-19 10:06:15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让隐性主旨“显”出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例1.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相信大家在应对这种题目时还是有一定的自信心,但是大家肯定也会遇到像上面例题这样的一些题目,会感觉主旨观点题目正确选项有时候选题干明确描述了内容,有时候要选题干未描述的;鉴于此,大家可能就会质疑自己对文段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往往会有一种这种题目主旨是不是和题目的问法有关系的疑惑,比如:题干问法若是比较明确的“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这段文字主要表明”“这段文字所主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等这样的问法就是要选择题干有具体描述的选项,而题干问法若是不太明确的“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意在”这样的问法就要选择题干没有具体明确描述的,或者说要选择题干中没有的就是正确答案。这就造成了一种对主旨观点题目的误区—去刻意地区分问法。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这个文段第一句提出一个问题,即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第二、三、四句从不同方面说明了流动人口未融入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二元结构、引发社会矛盾、影响长治久安等。所以整个文段的写作思路是:第一句话提出问题,后三句话分析了负面影响,至此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作者提出问题的目的仅仅是分析一下问题,阐述一下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吗,其实并不是,因为这并不符合正常的行文思路,作者最终还是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主旨应该是要解决“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策句;故本题选C项。其实这类题目的主旨在主旨观点题目中我们称之为“隐性主旨”其写作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危害,那么重点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句;即这样的主旨作者并不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概括。
图图老师提醒大家,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应对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核心还是要把握和总结一些文段的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让隐性主旨“显”出来,才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更多公务员备考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招考信息、考试资料等精彩内容每日推送。
(编辑:z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