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1:37:0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浙江组织工作网_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取消职位名单,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2022浙江省考关于2022年浙江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取消部分未达到开考比例招考职位的公告已出!具体取消职位名单广大考生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链接,进行查看!原报考职位已取消的考生,请在明日(11月24日)10时前重新选择职位进行报名!
*距离2022浙江省考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图图怎么会缺席你们的冲刺阶段呢?近日的热点素材奉上!行测小技巧奉上!祝你们都顺顺利利上岸呀~
>>>申论热点
“互联网+医疗”产生了医疗行业的新业态,互联网医院随之诞生,医疗的涵义亦多了一个维度。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各项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跑出加速度”。我国互联网医院由2018年的100多家猛增到目前的1600多家。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500多家。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一些“隐忧”也随之显现。
由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联合健康界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就显示,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
明明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帮助患者可以灵活地接受全国各地医生的在线诊治,具有如此明显的优势,却为何“叫好不叫座”?
首先,一些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医院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把工作重心真正放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医疗机构的患者数量迅速减少,运营因此遇到困难,它们于是选择开通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医疗服务,以便留住患者。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线下诊疗服务也恢复了正常,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就被束之高阁。
其次,互联网医疗服务仍缺乏一套良性运营的机制。一方面,诊疗服务定价不尽合理,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有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具体而言,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诊疗耗费的时间并不比线下门诊少,有时为了确定患者的病情,要花更多时间与患者在线交流。此外,一些地区开展的远程诊疗服务缺乏收费标准,往往收费较低或者完全免费。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很多互联网医院的医务人员缺乏积极性,医院也难以持续盈利。另一方面,互联网诊疗的医保覆盖率也远低于线下,为了节省费用,不少患者宁愿选择去实体机构线下就诊。
配套服务不到位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由于电子处方流转尚未在全国推行,一些互联网医院尚未完善药品配送服务,都导致患者在线就诊后,去哪儿买药成为一个难题。此外,由于不同医疗机构的化验、检查结果未实现共享,使得患者在线看病后依旧要去线下机构做配套的检查。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影响了患者在线就医的体验。
针对现阶段的这些“病症”,互联网医院也需“对症用药”。比如,在线问诊靠不靠谱,关键看医生是否靠谱,需要严格医生的准入,严格核查行医资格,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底线。不断提高医生在线诊断的能力和沟通能力,需要互联网医院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改善目前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家医师“触网”,不要让在线诊疗成为年轻医生的专属,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更应提高医保覆盖率,完善在线诊疗服务的定价体系,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打通电子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多个堵点……让“看病不出门”能真正成为老百姓问诊寻医的日常。
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也需要在成长中去不断解决,不断规范,形成良性发展模式。由此,互联网医疗才能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进一步添砖加瓦。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012/c431649-32251205.html
文章原标题:人民来论:“叫好不叫座”?别让互联网医院只成了概念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资料一]
我们多数人对“膳食纤维”的感性印象,恐怕就是那些粗糙的、嚼不烂的“植物纤维”,所以很容易就会想到芹菜和韭菜这类含“筋”丰富的蔬菜,其实,这两种蔬菜膳食纤维含量和许多食物比起来丝毫不出众。它们“渣渣”的口感,主要是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形成的宏观维管束结构,不完全等同于“膳食纤维”。
食物膳食纤维的含量,并不与“粗糙”程度成正比,反而许多“软细滑润”的食物同样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笼统说,膳食纤维是不能被我们消化酶消化的植物细胞壁残余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抗性淀粉、菊粉和各类多糖如葡甘露聚糖和果胶等等。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它们在身体里发挥着不同生理作用。
“不溶性膳食纤维”不溶于水,但它们能像钢筋骨架样撑起食物,从而增加了“饱腹感”,并能刺激肠道蠕动,减少排泄物在肠道里的停留时间,就是俗称的“润肠通便”;它们通常不能被肠道微生物消化利用,但可以吸附肠道里的有害物质。
“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溶于水,吸水后多呈凝胶状,让食物变得粘稠软滑,使食团体积膨胀,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减缓糖分的吸收;它们能被结肠中的微生物降解生成短链脂肪酸等有益的物质,也能阻止肠粘膜粘连和潜在致病菌迁移,减轻肠道炎症。
大多数植物性食物,都同时含有这两类膳食纤维。食物口感粗糙的部分,主要包含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可溶性纤维完全没有粗粝的口感,膳食纤维含量________________,所以,一种食物粗纤维较多,并不代表它的膳食纤维的总量就高。那么,哪些食物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呢?膳食纤维在谷物、豆类、菌藻和果蔬中广泛存在,而动物性食物则几乎不含膳食纤维。实际上,豆类和谷物才是膳食纤维的含量冠军,它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都很高,是普通果蔬的几倍甚至十多倍。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谷物”特指“全谷物”:即脱壳后没有经过精制的粮食种子,譬如小麦粒、大麦粒、糙米、燕麦、荞麦、玉米、薏米、小米等,不包括精白米和精白面。事实上,精米、精面做成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很低。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约为25—30 克(正比于摄入热量),我们日常的烹饪方式比如粗研磨、切碎、加热,对膳食纤维的含量和状态影响不大。但如果你不吃谷物或豆类,仅仅靠吃蔬菜坚果和肉类,膳食纤维能达到每日推荐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些长期选择“低碳水加只吃肉类和果蔬”的饮食方式,从膳食纤维摄入的角度看并不健康,这类人的肠道菌群会发生改变,体内产生的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显著高于普通人,这类物质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有推荐既然有推荐量,也就是说膳食纤维摄入并非越多越好,有相关动物性实验显示某类型的膳食纤维摄入过量,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对身体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所以尽量从均衡膳食中摄入膳食纤维,不推荐额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
正常人群还是应该遵照居民膳食指南来吃,自己“设计”的饮食方式绝不会优于指南的。
原文出自:《口感越粗越有“筋”的果蔬,膳食纤维的含量就越高?》
作者在文章开头以芹菜韭菜为例主要想说明:
A、多数人凭感性印象判定膳食纤维
B、含“筋”的食物并非一定富含膳食纤维
C、膳食纤维丰富与否不能光凭口感
D、这两种蔬菜实际上与膳食纤维关系不大
答案:B
题目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多数人对“膳食纤维”的感性印象是粗糙且嚼不烂的“植物纤维”,并表示由此很容想到芹菜和韭菜,后文通过“其实”进行转折,表示芹菜与韭菜的纤维含量并不出众。尾句则再次强调含“筋”丰富并不等同于“膳食纤维”。所以,文段以芹菜韭菜为例主要是为了验证含“筋”食物的纤维含量并不一定丰富。观察四个选项,B选项最符合文意。
A文段为转折之前的内容,是由感性印象引出人们联想到芹菜和韭菜的内容,不是文段以芹菜韭菜为例主要想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口感”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文段没有点出含“筋”丰富食物的纤维含量并不一定丰富这一主要内容,排除。
D文段阐述是这两种蔬菜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关系不大”的表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缴费人数即将公布,浙江华图也将在第一时间更新省考相关资讯!广大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获取省考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