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8:51:35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2020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若干高层次人才,如有疑问请点击【浙江华图各分校联系方式】,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事业单位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坐落于"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中国院士之乡——浙江省宁波市。学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0年1月更名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工科为主,理、工、文、法、经、管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0个学院,42个本科专业,1万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校拥有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入选专业7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海洋局研发与服务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特色)专业11个("十二五"以来)、省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重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及其他基地(团队、平台)等40余个,并建有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约占45%,博士学位占56%,现有两院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国家和省、市等各类人才工程专家144名。学校先后与美、英、澳、日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18年8月,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包括转型提升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迁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新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国际合作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努力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示范区和浙江大学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
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携手事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一、教师岗位招聘需求
2020年学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或副高及以上教师若干名,详见附表1《教师岗位需求计划表》
二、博士后岗位招聘需求
学校依托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常年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若干名,详见附表2《博士后需求计划表》
三、人才引进层次及待遇
学校根据引进人才层次及聘用方式提供不同酬薪待遇及支持政策,具体详见附表3《人才待遇一览表》
四、招聘的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资历、专业、任职资格、职业(执业)资格及技能要求,具有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身心健康。
五、应聘方式
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发送至:zhaopin@nit.net.cn,邮件标题为"姓名+专业+应聘岗位+高校人才网"或"博士后+合作导师+姓名+高校人才网"。
六、垂询方式
联系人:俞老师、黄老师
联系电话:+86-574-88229016
+86-574-88229111
电子邮箱:zhaopin@nit.net.cn
通讯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1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人事处(行政楼411办公室)
附表1:
教师岗位需求计划表
单位 | 岗位类型 | 专业要求 | 学历、学位及其他资格条件 | 联系人及电话 |
商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情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许老师 +86-574-88229082 red_sophine@163.com |
传媒与设计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哲学 | 博士 | 俞老师 +86-574-88229580 552474220@qq.com |
教学科研岗 | 设计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机械类、信息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
法律与政治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法学 | 博士 | 林老师 +86-574-88130069 lch@nit.net.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
外国语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波兰语言文学 | 博士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肖老师 +86-574-88130030 xiaoqi_81@126.com |
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统计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林老师 +86-574-88229217 ljy@nit.net.cn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 博士 | 陈老师 +86-574-88229587 cxf@nit.net.cn |
教学科研岗 | 管理学科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
教学科研岗 | 建筑学 | 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的高级建筑师 | ||
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力学、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王老师 +86-574-88130109 wyj@nit.net.cn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理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徐老师 +86-574-88130026 xuxiaoxia@nit.net.cn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 | 博士 | 徐老师 +86-574-88130130 xhn2015@nit.net.cn |
专职科研岗 | 博士或高级职称 | |||
教科战略研究院 | 教学科研岗 |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技哲学 | 博士 | 张老师 +86-574-88229596 zgc@nit.net.cn |
附表2:
博士后需求计划
单位 | 姓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联系人及电话 |
商学院 | 肖文 | 教授 | 国际经济与投资技术经济 | 许老师 +86-574-88229082 red_sophine@163.com |
毛才盛 | 教授 | 公共管理 | ||
鞠芳辉 | 教授 | 企业管理 | ||
林承亮 | 教授 | 世界经济 | ||
林明 | 教授 | 国际商务与创新管理 | ||
李华敏 | 教授 | 产业政策 | ||
刘艳彬 | 副教授 | 组织行为学、心理学 | ||
传媒与设计学院 | 吴飞 | 教授 | 新闻传播理论、公共传播 | 俞老师 +86-574-88229580 552474220@qq.com |
法律与政治学院 | 董玉鹏 | 副教授 | 国际知识产权法 | 林老师 +86-574-88130069 lch@nit.net.cn |
外国语学院 | 王小潞 | 教授 | 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 肖老师 +86-574-88130030 xiaoqi_81@126.com |
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 陈光明 | 教授 | 能源综合利用 | 王老师 +86-574-88130109 wyj@nit.net.cn |
胡长兴 | 教授 | 燃气轮机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 | ||
王义强 | 教授 | 智能制造技术 | ||
宋瑞银 | 教授 | 海洋机电 | ||
高德 | 教授 | 机械设计及理论、固体力学 | ||
贾志欣 | 教授 |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马龙华 | 教授 | 控制理论与应用、新能源应用与控制技术 | 徐老师 +86-574-88130026 xuxiaoxia@nit.net.cn |
马修水 | 教授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精密仪器及机械、复杂工业过程建模、自动控制技术、海洋工程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 ||
屈稳太 | 教授 | 高效低噪声永磁电机的设计与驱动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 | ||
蔡卫明 | 副教授 | 微纳生化传感器、智能工厂环境监控技术、无人农用电动车技术、智能物联技术 | ||
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 | 庞超逸 | 教授 | 计算机算法、图像算法、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 | 林老师 +86-574-88229217 ljy@nit.net.cn |
舒振宇 | 教授 | 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 ||
张浩澜 | 副教授 | 人工智能、脑科学 |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王银辉 | 教授 | 桥梁结构动力学、桥梁结构智能监测 | 陈老师 +86-574-88229587 cxf@nit.net.cn |
谢新宇 | 教授 | 软黏土力学及地基处理、特种基础工程 | ||
徐亦冬 | 教授 |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 ||
朱大勇 | 研究员 | 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建筑材料 |
附表3:
人才待遇一览表
类别 | 宁波市安家补助 | 宁波市购房补贴 | 学校购房补贴 | 学校团队建设和科研启动费 | 年薪(税前) |
顶尖人才 (A类) | ≤800万元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
特优人才 (B类) | 100万元 | ≤60万 | 面议 | 人文社科≥60万元 理工科≥150万元 | 面议 |
领军人才 (C类) | 80万元 | ≤40万 | 面议 | 人文社科≥40万元 理工科≥100万元 | 面议 |
拔尖人才 (D类) | 50万元 | ≤25万 | 面议 | 人文社科≥20万元 理工科≥50万元 | 面议 |
高级人才 (E类) | 15万元 | ≤20万 | ≥45万元 | 人文社科≥5万元 理工科≥10万元 | 年薪参照校内同类人员 |
柔性引进 | 根据实际到岗时间和约定的任务重新确定待遇 | ||||
博士后 | 1.学校提供不少于事业在编应届博士的薪酬待遇,另有合作导师提供一定工作津贴。 2.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3.学校优先选留优秀博士后出站人员作为教学科研岗教师。 4.进站后可享受市财政一次性生活补贴30万元,博士后出站1年内留甬(事业单位)初次就业并签订5年及以上工作合同的,享受市财政35万元安家补助。 | ||||
备注:校内人才补贴的分类依据 A类:顶尖人才 中国两院院士;欧美国家相当于中国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杰出人才;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B类:特优人才 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长期、外国专家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国家“863”、“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重点人才计划杰出人才;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特优人才。 C类:领军人才 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浙江省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省重点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世界知名大学正式教职的教授;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 D类:拔尖人才 宁波市“3315计划”个人以及团队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浙江省重点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甬江学者”特聘教授;“三江学者”特聘教授;“双一流”大学或学科教授;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拔尖人才。 E类:高级人才 宁波市“泛3315计划”个人及团队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授、副教授;优秀博士或博士后;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高级人才。 *宁波市安家补助、购房补贴所对应的人才分类依据参照《宁波市人才分类目录》(2018版)标准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