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 16:53:0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高校就业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2023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及时间-杭州人民政府网,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2高校就业考试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高校就业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国考相关概念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指政府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内设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等。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类比推理部分平时注意总结常识。就近几年的真题可以看出,类比推理有时会考查常识,比
如地理常识、物理常识、生物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几乎都是咱们高中或者初中
学过的,所以难度不大。
3. 注意分析词语的多层关系。这几年类比推理词语的关系考的越来越细化,比如
2020年“保温杯:玻璃杯”,这两个词语除了是交叉关系外,还有一层关系是命名方式
不同,一个是根据功能命名,一个是根据原材料命名。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类比
的考试规律趋向于综合关系,所以要求大家除了会横向比较题干词语的关系,还要学
会纵向比较题干词语和选项词语的关系。
>>>练习题
2.领导安排你带队进行一次走访工作,有几个同事坚持己见,认为自己对此地比较熟悉,不肯听取他人意见。你怎么办?
【题目类型】
人际能力.关系协调
【得分要点】
1、开头
(1)走访是开展后续工作基础
(2)妥善处理
2、分析
(1)缓和同事们的情绪
(2)详细记录大家的意见
(3)对意见分歧点调适渐进
3、结尾
(1)取他人之长,补齐自身短板
【参考解析】
领导安排我带队进行一次走访工作,是为了走访群众,向群众宣传我单位政策,同时了解群众对于我们单位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是对我们单位现阶段工作成效做一定的了解和对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但出现了几名同事各抒己见,不肯听从他人的意见,这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耽误走访工作的进行,所以对此事一定会谨慎妥善处理。
第一,缓和同事们的情绪。我会先暂时暂停走访工作,和几名同事开个小会。先平复几名同事的情绪,等大家稍微冷静下来以后,说明利弊。一方面,几名同事对此地比较熟悉,是停留经验层面的,确实有值得借鉴的方面,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前进的,总有新问题,新情况出现,经验不能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同时这也是此行走访工作的理由。另一方面,其他同事的意见也应该全面看待,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交流意见。
第二,详细记录大家的意见。让双方同事依次说明自身意见的理由,并将他们的意见详细记录。作为领队,我应该就双方值得肯定的想法和意见表示支持,对于尚待争议的问题,梳理出意见分歧点,做到求同存异,制定走访的基本方法。
第三,在走访过程中,对意见分歧点调适渐进。可以通过询问当地干部的方式,中和双方意见,提出统一意见。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走访活动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保证走访活动顺利进行。
经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每个人认识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其不同,但不能因为不同而去否定他人,实际上出现分歧时,恰恰是我们学习的良好机会。我们应该取他人之长,学会欣赏他人,方能补齐自身短板。
(编辑:HZH)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