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18:23:0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高校就业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2023年浙江国考职位表查询-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2高校就业考试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高校就业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国考相关概念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指政府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内设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等。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笔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
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5 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
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
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
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
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答疑解惑
报考乡镇(街道)机关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要求年龄18至30周岁(1989年
12月11日至2002年12月11日期间出生,下同)。
报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要求年龄18至30
周岁,2021年普通高校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非在职)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年龄18
至35周岁。报考省级公安机关、浙江警察学院和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职位的,年龄18
至35周岁,2021年普通高校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年龄18至40周岁。报
考公安机关法医(狱医)职位、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狱医和心理矫正职位的,年龄
18至35周岁。
5. 报考各级共青团职位的,要求年龄18至28周岁(1991年12月11日至2002年
12月11日期间出生)。
>>>练习题
1.现在很多消费社交行为,比如砍价、助力现象等。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背景
(1)朋友圈已此类现象频繁
2、原因
(1)商家大力助推
(2)消费者爱贪小便宜
(3)朋友圈的“面子问题”
3、影响
(1)优惠力度小
(2)个人信息泄露
4、措施
(1)理性待之,无须有太大期待
(2)对“虚幻”人情说不
(3)保护好个人隐私
5、结尾
(1)网络新事物要理性待之
【参考解析】
曾几何时,微信朋友圈已不再“纯洁”。一旦打开,霸占我们视野的是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而其中一类“钉子户”即各种各样的消费社交行为,比如“拼多多砍价”、“火车票助力”等。那为何这一类型的消费社交行为突然变多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商家大力助推。网络经济实则吸引注意力的经济,通过朋友圈转发砍价、助力,可大大提高商家知名度,而付出的成本却非常之低。更会通过好友助推,让我们认为所推荐的产品已得到实践检验,质量有保障,提高购买的欲望,并将“好事”进一步发给其他好友,层层转发,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其次,消费者爱贪小便宜。国人购物,线下可以为搞价吵得面红耳赤,线上若有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更何况“砍价、助力”无需亲自出马就能省很多钱,让很多消费者“欲罢不能”。
再次,朋友圈的“面子问题”。帮好友“砍价、助力”后,后台软件往往能看到是哪些好友相助,所以很多人碍于面子,勉为其难出手相助。
但是,这类消费社交行为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问题。
第一,优惠力度往往很小,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后,往往只到手可怜的一毛、一分,会让很多消费者有种“被耍了”的感觉,自然也会影响商家声誉。
第二,带来人情困扰的麻烦,朋友圈成为负担。而自己为助力好友,往往需要注册个人信息,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理性待之。无须对这类消费社交行为有太大期待,明白这不过是商家的一种宣传方式而已,消费者本身就是被消费的一环。也许会“多收三五斗米”,也许只不过“捡了三五粒米”而已。
其次,对“虚幻”人情说不。帮砍价、助力者不一定是贴心好友,也许不过是无聊之人;不帮忙者也并非漠不关心,只不过无暇刷朋友圈而已。当明白这些后,我们就无须沉迷于“一片繁荣”的朋友圈而无法自拔。
再次,保护好个人隐私。若砍价、助力需注册个人信息,可直接拒绝;若商家盗用个人信息侵犯消费者利益,可主动交涉或到消协、公安部门举报,避免更大的隐患。
总之,网络经济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唯有理性待之,才能更好的为我所用,避免深陷其中。
(编辑:HZH)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