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17:26:0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安徽华图
【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发布:2024国考备考: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小辨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一直是很多学员容易弄混的两种题型。很多时候文段重点都能找到,但是具体该选哪个答案时就不知所措了。那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辨别一下这两种题型的具体差异。
要分辨两种题型的差异,我们首先要明确划分两种不同题型的方式是提问方式,提问方式中有“主旨、主要、旨在、概括、核心、复述”等字眼的属于主旨概括题,而提问方式中有“意在、意图、想、寓意、道理”等字眼的是意图判断题。那分题型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说过主旨概括题我们就看文段的言内之意,不过度引申,但是意图判断题我们要看文段的言外之意,推测作者写文段的隐含意思。
那两种题型具体怎么做呢?主旨概括题的做题方法是看文段,找重点句,有重点句的找到重点句之后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而对于没有重点句的文段则全面概括,有共性提炼共性,没有共性直接并列加和。而在意图判断题中,我们分了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文段是个故事,那我们看故事的结局,找形成结局的原因,从中感悟出一个道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是文段是非故事类,那我们就要看文段,找到文段的重点。找到文段重点后,如果文段重点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第二种情况,作者提出一个问题,隐含的意思是想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选一个合适的对策,如果没有合适的对策,那次选问题本身。如果文段重点是一个非问题,可以是观点或者对策,那就是第三种情况,这时作者的意图就是强调这个观点或对策,那我们主旨即意图,直接选重点句的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就可以了。
在具体做题过程中,意图判断的故事类大家都不会弄错,关键就在意图判断的问题类和非问题类两种情况。为什么容易和主旨概括题弄混淆呢?因为做题的步骤基本一样,都是先找重点,根据重点选答案。在这里我们会发现,当文段重点是一个非问题时,不管是主旨概括题还是意图判断题,我们选的答案都是重点句的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所以做题方法完全一样,答案选择也完全一样,我们不用纠结到底是什么题型。那容易混淆的就只剩下文段重点落在一个问题上这一种情形了。文段重点落在一个问题上,主旨概括题忠于文段,不过度引申,是问题就选问题,而意图判断题中,提问题是想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优选对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策都可以选。我们优选的对策要是一个合理的对策,如果选项中没有合理的对策,那我们次选问题本身。
那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就是什么是合理的对策。我们要清楚对策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判断对策的合理性要从问题本身出发。分析问题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问题的主体是谁,即是谁有问题,第二是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即具体是什么问题。那提的对策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合理性,第一对策的主体是否和问题保持一致,即谁有问题就解决谁的问题,第二对策能否解决问题。那除了这两个方面,我们还要考虑这个对策本身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合法合规。如果对策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那才是合理的对策。
那接下来我们看几道例题来感受一下两种题型做题时的区别。
【例1】迄今为止,国内外农业灾害史研究还未能建立一个全面记录历史时期世界各地自然灾害发生完整过程和灾情信息的综合性灾害史料数据库。在气候变化、灾害影响与适应、防灾减灾应用等方面研究的资料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致于不能全面地揭示灾害成因和环境后果。
上述文段主要讲了:
A.建立综合性灾害史料数据库的紧迫性
B.综合性灾害史料对于农业灾害研究的重要性
C.农业灾害史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
D.推动农业灾害成因和环境后果研究需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到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灾害史料数据库。接下来说研究资料需求无法满足,最后导致了不能揭示灾害成因和环境后果,重点在表述问题,就选问题本身。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紧迫性”文段未体现,另外,本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未提及对策,仅阐述了问题,而A项为对策项,不忠于原文,排除A项。B项“灾害史料的重要性”,文段仅介绍了问题,感情倾向消极,未说明重要性,感情倾向与文段不一致,排除B项。D项“加强国际合作”,无中生有,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例2】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种出来的,含有什么不该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如果今年这片地里种出的庄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带毒,若想恢复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
C.土壤污染危害的发现为何具有滞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应舍得投入时间和财力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过“然而”提出“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薄弱”这一问题;而后通过与“雾霾和河水”的对比来说明这一问题;最后一句说明了“土壤污染的危害”。文段重点是“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薄弱”,是个问题,优选对策,次选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A 项和 C 项:均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偏离重点。D 项:从“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即便“投入时间和财力”,土壤污染也很难恢复,所以D 项是无效对策。
【例3】让《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落实落地,防止“浮”于文字、机械操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在解决基层“高压”问题上下实功夫。比如,对基层负担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各部门实际,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制定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系统减负措施和办法,抓深入抓具体,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能够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切实解决基层减负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B.基层减负问题由来已久
C.切实解决基层减负问题要结合部门特点制定具体措施
D.解决基层减负问题应在“解决问题”上出实招,防止机械式操作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解决基层减负问题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在解决基层“高压 ”问题上下实功夫。接着通过举例来证明首句。文段是“总—分 ”结构,首句是重点句,是个非问题,主旨即意图。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A 项:表述过于笼统。B 项:“基层减负的由来 ”无中生有。C 项: 围绕举例论证部分表述,非重点。
通过以上三个例题,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到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的区别,两种题型都需要找文段的重点,找到重点之后,主旨概括题忠于原文,重点是问题选问题,是非问题选对策或观点;意图判断题找言外之意,重点是问题优选合理的对策,没有合理对策次选问题,重点是非问题选对策或观点。
(编辑:scy)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