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6:14:0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宁波人事考试网_2022年浙江省省考延期,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答疑解惑】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2022浙江省公务员因为近期的新冠疫情迎来了二次延期,目前预测会在省内清零之后14天左右公布延期笔试的具体时间,各位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教育,监控最新通知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注意事项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D卷)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历史、国情、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含A、B、C卷)
《申论》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测试通常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围绕某个特定话题撰写议论性文章等。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技巧
数量备考秒杀技巧4
牛吃草问题是公考数量中一种非常典型的问题。
由于其特征明显、公式简单,因此这一题型是考生拿分的重要题型。
但也由于其过于简单,近年来公考中牛吃草问题不再是常客。
实际上在整个公考数量中,牛吃草问题仍占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考查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更侧重于对公式的理解,而非使用。
牛吃草的本质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可以想象成草以一定的速度在生长,
牛以更快的速度在吃草,牛吃草总量=原有草量+新增草量。
其中,牛吃草的总量等于牛吃草的速度乘以牛吃草的时间;
新增草量等于草的生长速度乘以草的生长时间。因此套用行程问题中的追及公式,
也就得到了牛吃草问题的核心解法:y=(N-x)×T。
这个公式中,y代表原有草量、N代表牛的头数、x代表草的增速、
T代表时间。隐含的假设为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即牛吃草速度)。
牛吃草典型的考法有抽水机抽水、检票口检票、资源开采等。
而牛吃草的特征也非常的明显,题干中出现排比句,类似于N1数量……需要T1时间;
N2数量……需要T2时间……就可以判断为牛吃草问题。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还有5天就是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了!同学们都复习地如何了?知识有没有掌握牢靠?素材有没有一直在积累?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行测小知识,也整理出了一些申论热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申论热点
“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知识产权事业未来15年发展作出的重大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知识产权是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期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从去年的第十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十二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了2020年的80.05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比如,随着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仍然跟不上;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效益还不够高,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等等。也正因此,《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说,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的总抓手。《纲要》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始终坚持“法治保障,严格保护”“改革驱动,质量引领”“聚焦重点,统筹协调”“科学治理,合作共赢”的工作原则。同时,《纲要》还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紧紧扭住这一目标,坚持分阶段实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纲要》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六大方面重点任务,这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需要全面把握,一体推进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学习,熟悉业务,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既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学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改革发展,协调好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以及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需求与供给的联动关系,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我们就一定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8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1008/c40531-32246820.html
文章原标题:向知识产权强国不断迈进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最新公告监控正在进行中,广大考生提前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出公告的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公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