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14:04:49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申论文章写作之巧用过渡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在申论文章写作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会熟练使用各种理论政策、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来提高文章的思考深度。但是同学们也需要注意到,无论是背景知识,抑或是引经据典,若不能与文章论述的主题巧妙结合,往往是积累许多,文章运用许多,但却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文章名言引用有效?文章典故在整体文章的不显突兀呢?
一、开头结尾巧用过渡句引出话题
示例一:古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今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工匠精神……古往今来,这些精神所体现的独特理念和智慧,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中华民族能够在一次次磨砺与风霜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正是因为有中国精神的支撑。因此,面对无限接近伟大梦想的当代中国,惟有弘扬中国精神,方能助力民族复兴。
示例一由引言开篇,其后过渡句阐述了这些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性,自然地引出了“弘扬中国精神,助力民族复兴”这一总论点,因此用句后阐释作为过渡,虽然是相对基础的过渡句写法,但也能让文章渎之行云流水。
二、分析论点善用过渡句引出案例
示例二:以文化自信,重整民族昂扬精神状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身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诸如孟子“舍生取义”的忘我牺牲,施耐庵“扶贫济困”的公德意识;诸如毛泽东同志“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张锐“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
示例二其论点为“以文化自信,重整民族昂扬精神状态”,主要论述的是文化自信能激起民族斗志这一宏观作用。因此,在分论点与案例之间,加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作为过渡,连接论点与论据,从而流畅引出其后我国到底有哪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其后案例是一一细数我国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内核,用意义连接也可不致案例突兀。
以上即为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方法,希望同学们认真揣摩。
(编辑:HT_X)上一篇:申论范文:用梦想托举人生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