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14:45:58 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师网
【导读】华图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师网发布:大牛云集的“轴心时代”,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大牛云集的“轴心时代”
教育中中国和西方有共同发展的时期,但如果要说共荣第一个也是最繁荣的时期应该属教育的萌芽时期,也被称作“轴心时代”。
中国的教育的萌芽是从孔子开始,孔子生活在初秋末期,正处在文化发展繁荣的“百家争鸣”时代,儒墨法道影响深远,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最大,且深远。孔子思想
孔子的弟子及其传弟子将孔子的思想集中写成《论语》,孔子的孙子子思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传给孟子,形成了儒家文化的繁荣体系。
而生活在同时期的希腊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景象,其中以希腊三贤为代表。中国教育教师以孔子为开端,西方则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苏格拉底是他的弟子柏拉图,柏拉图差不多对应的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大致对应孟子生活的时期。
1.“轴心时代”对应关系
轴心时代 | ||
对应关系 |
孔子 | 苏格拉底 |
子思 | 柏拉图 | |
孟子 | 亚里士多德 |
“轴心时代”的两大派各自影响了一个时代,主要是两大派别各自有自己影响当时时代以及后代的思想,且他们的思想也是我们教综中的常考点。我们来梳理下两大派别的思想。
人物 | 思想 | |
中国 | 孔子 |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关于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关于教育对象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3)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 (4)关于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的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②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③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④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教师观 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思 | 上承中庸之学,下开孟子的心性之论,和孟子被称为“思孟学派”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子思的对宋代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
孟子 | (1)性善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2)教育目的: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人伦。 (3)阐述了“生”和“义”的关系,提出“舍生取义”,第一次将“教”和“育”连在一起。 | |
西方 |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苏格拉底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
柏拉图 |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的教育理想目标是培养哲学王,哲学王是一些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他认为上帝分别用金子、银子和铜铁制造出了哲学家、军人、劳动者,因此,三种人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他用“洞穴中的囚徒”的概念阐释了教育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柏拉图学院。 | |
亚里士多德 | 代表作:《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提出“教育事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把教育和政治直接联系起来,要求奴隶主国家直接管理和掌握教育。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
【真题链接】
1. 古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学者是( )
A. 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
答案:A。【图图解析】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提倡的教学方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2.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A。【图图解析】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人伦。
上一篇:美国人物篇—行为主义“三剑客”
下一篇:幼教招教笔试(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