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14:10:57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https://zj.huatu.com/ 文章来源:浙江华图
【导读】华图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浙江华图发布: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规范校外培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571-89710880
背景链接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市场规模超过了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相当于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参与过校外培训。其中95%以上的份额被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机构占据,市场“大而分散”。不少教育培训机构证照不全,利用政策执行漏洞,以教育咨询等名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办学资质,却从事教育培训业务。
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精神,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工作,务求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整改。
层出不穷的补习班,假期比平时忙,许多孩子早已习以为常;而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用,更令不少家庭难堪重负、担忧不已,治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公考角度华图解读
[提出观点]
治理和规范校外培训市场,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各级政府精准施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家长学生树立正确理念,才能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才能形成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权威论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习近平
让课外培训成为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学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牟利的工具。——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
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原因分析]
校外培训机构如此泛滥,有以下五点原因: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强势学校越来越强,弱势学校越来越弱,拉大了学校间平行发展的差距,加剧了地区间教育不公平。中小学中还出现了快慢班、实验班等,同样的学生却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违反了公平教育,变相加剧了家长的焦虑和无奈。
二是应试教育是关键因素。
应试教育客观上倒逼和引导了学生家长的校外培训需求。人们有着根深蒂固的高考定终身的思想,高考以分数论的选择制度更是倒逼传导了高中、义务教育乃至学龄前教育择优而上的现象。上什么学校,几乎都是由考试分数决定的。
三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攀比、跟风、趋同的心理,家长还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执念,更是让众多家长将孩子送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
四是教育减负政策的助推。
学校课业负担的减少将“学习热情”直接转嫁到了校外。因担心课业负担减少影响考试成绩的家长焦虑直接催生了各种辅导班的增加。
五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过度宣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长是集体焦虑的。家长焦虑的背后,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是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唤。家长的焦虑成为了培训机构营销过程中绝不会放过的点。
[问题]
一是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孩子的童年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下社会呼声很大,要为学生减袱。然而校外培训不但不能减轻学生负担,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二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培训的学生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教育成本越来越大,为了经济压力家长陪孩子的时间也少了,与家庭是最好的老师理念背道而驰。
三是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打乱教师教学计划,老师讲课的时候认为学生都在外面已经培训过了,对基础的课程不在细讲,会照顾大部分人,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四是部分培训机构只关心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教学质量难保证。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太功利化,只注重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人生观的塑造、爱国主义教育。在招收过程中夸大教学陈果,大部分资金用于招生投入到教学计划的很少,教学质量差,教师水平低,有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甚至是学校招聘的兼职人员。
五是培训机构逐利性过强、风险多发。有的培训机构教育场所完全不达标,没有许可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策措施]
依法规范。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秩序。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业务和相关活动,自觉维护中小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
分类管理。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综合施策。统筹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又同步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做到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协同治理。强化省地(市)统筹,落实以县为主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统筹做好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形成综合治理合力,确保积极稳妥推进。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根治校外培训“顽疾” 治本需打“组合拳”
2、整治校外培训 真正为学生“减负”
3、给校外培训“退烧” 还健康教育环境
4、化解教育焦虑 从根本上治理校外培训
5、教育供给侧改革可为校外培训热“降温”
[精彩开头]
示例一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但如何我们把教育等同于课外培训,就会南辕北辙。让课外培训成为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学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牟利的工具。
示例二
在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中,超纲教、超前学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培训机构甚至以此为广告,吸引家长和学生的眼球。孩子的成长应该像浇灌一棵树一样,等待它开枝散叶,而不是不断地用化肥来催生,催熟的树虽然长大了,但很可能是病态的。
[精彩分析]
示例一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性格、修养、情操以及身心健康,远比琐碎的知识重要的多。回归教育本质,需要家长、学校、企业乃至国家在教育的最根本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努力。
示例二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不是要关闭校外培训市场,而是重在规范行业秩序。因此治理行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各级政府精准施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家长树立正确理念。
[精彩结尾]
示例一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高度共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行动的方向更加明确,前进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示例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被誉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因此,教育公平不能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大体一致,或是考试成绩的择优录取,更重要的是,要能体现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平等,要能体现制度对每一位学生应得权利的有力保障,做到这些或许才能驱散笼罩在“起跑线”上的乌云,抚平家长们焦虑不安的心绪。
申论范文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
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超前学习、不讲原理、追求解题技巧……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则依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花钱花时间,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圈套”当中,如果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个“学生负担新疙瘩”,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清校外各种自主加压的根源,并通过深化教育改革,针对性地清除这些病灶,本身就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开新考题,需均衡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名校借助奥数筛选优质生源,很多培训班借此“东风”迅速做强。再比如,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抄近道”的得高分策略机构,自然会大行其道。
解开新考题,发挥中高考指挥棒作用。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一年还要牺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
解开新考题,需改变招生理念。我们经常感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提高,不可否认,其大学招生制度及理念对学生及家长有着更为实际的影响。比如哈佛的招生简章上总会提及学生社区服务、领导才能、学生活动等参考标准,且在招录过程中真真切切地贯彻了这些标准,许多满分“状元”被拒之门外就是证明。当形成招生文化并固定下来之后,自然就会很好地发挥其“指挥棒”的效能。
搞套路应试、超前学习的民间培训机构,向我们提出的是教育改革的新命题。讲教育减负、素质教育的大道理,非常容易,但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教育减负还在路上,各方人士仍需努力。
部分来源:
人民网:《教育部:年底全面完成校外培训机构整改 定期通报进展》
人民网:《优先发展,坚持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 责编:戴靖、李秀梅
人民日报:《国办印发意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责编:岳弘彬、曹昆
人民日报:《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作者:毕诗成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中国教育报:《重拳治理校外培训乱象》
光明日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重在规范》作者:景安磊
(编辑:鹏鹏)